《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世界主要國家上半年新車銷售增速放緩,中、印等新興國家銷售增速明顯下滑。今年上半年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等金磚四國新車銷售量合計1399萬輛,同比增9%,與2010年上半年的增37%相比增速放緩。
中國今年上半年,新車銷售量為932.5萬輛,大幅超過第二位的美國,繼續領跑全球新車銷售市場,但增幅僅為3%,與2010年上半年的增48%相比增幅下降明顯。主要原因是受油價上漲和購置稅政策的取消,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業內機構把中國全年新車銷售預期增長率從10%下調至5%;印度上半年新車銷量為169.2萬輛,增15%,與2010年上半年的增39%相比下降一半以上。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上調利率,購車貸款利息上漲,消費者減少了購買新車,業內機構下調了印度新車銷售預期增長率。另一方面,巴西新車銷售量為173.7萬輛,增10%,俄羅斯新車銷量為123.5萬輛,增56%,增幅大幅超過去年同期。俄加大資源出口,經濟恢復加速,實施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消費者的購買新車需求增加。業內機構上調了上述兩國的新車銷售預期增長率。但是,俄計劃取消補貼政策,低價車銷售增速將回落。
美國今年上半年新車銷售量為633.3萬輛,增13%。受高油價和東日本大地震影響,5-6月份銷售減少,據有關人士反映,下半年將逐漸恢復。但是,受高失業率和歐洲債務危機影響,經濟前景并不明朗;歐洲主要18個國家上半年轎車銷售量為697萬輛,減2%。經濟發展較快的德國增11%、瑞典和荷蘭增1-2成,希臘減4成、葡萄牙減2成、西班牙減近3成,受財務危機影響南歐國家消費低迷,在歐洲地區“南北格差”明顯。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全球新車銷售量下降到6400萬輛,2010年恢復到7200萬輛,尤其是金磚四國為中心的新興國家的銷售量占一半以上。今年新車銷售量預計達到8500萬輛,但是新興國家銷售增速放緩,前景并不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