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里程碑”,也為中美經貿關系開辟了新篇章。中國開始全面履行開放承諾,更深程度地融入全球經濟,并構成全球消費品生產網絡中的重要一環。利益交融、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合作格局進一步穩固。
從貨物貿易來看,目前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按海關統計,2001年~2010年,中美進出口總額從804.85億美元增至3853.41億美元,年均增長16.95%;其中對美出口從542.83億美元增至2833.04億美元,年均增長17.97%,自美進口從262.02億美元增至1020.38億美元,年均增長14.56%。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國,美國市場占據了中國出口20%左右的份額。這一比例自1998年以來基本沒有變化,自2008年起降到18%左右。
中美雙方統計雖有差異,但雙邊貿易增長的趨勢卻是一致的。據美方統計,2001年~2010年,中美進出口、對華出口和自華進口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4.16%、16.93%和13.56%,美國對華出口占美國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由2.7%提高到7.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中國僅為美國第9大出口市場,2007年以后一直位居其第3大出口市場。
2010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計劃在5年內實現出口倍增。若要實現這一計劃,美國出口須保持至少15%的年均增長率。自中國2001年加入WTO以來,在美國主要出口市場中,中國是唯一持續達到或超過這一增長率的國家。提出出口倍增計劃的當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32.1%。另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統計,2010年中國已成為美國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當年美對華出口175.22億美元,占其農產品出口總金額的15.1%;而在2001年美對華農產品出口僅為19.39億美元,占其農產品出口總金額的3.6%。中國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美國大豆和棉花的最大單一海外市場地位,2010年,對華出口2434萬噸大豆和106萬噸棉花,分別占其出口總量的58%和36%。
服務貿易方面,美國則一直保持順差。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2010年,中美服務貿易總額為311.82億美元,其中對華出口211.61億美元,自華進口100.21億美元。2010年,中美服務貿易總額是2001年的3.49倍,對華服務出口和自華進口分別是2001年的3.92倍和2.84倍。
在雙向投資方面,目前,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國。據美國財政部統計,截至2011年7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余額達到11735億美元,占美國全部海外投資者持有量的26.2%;截至2010年年底,美國共持有中國大陸證券合計1022.26億美元。據商務部統計,美國在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中排名第三(位列香港、日本之后)。2001-2010年,美國累計在華直接投資實際金額370多億美元,占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中國累計利用美國投資的一半以上。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對中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技術進步和擴大就業做出了貢獻,同時,對中國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增進對國際市場的了解、拓寬國際視野也有很大的幫助。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2008年,美國公司在華投資的控股公司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做出了272.96億美元的貢獻(增加值),在中國雇傭的員工總數為95.02萬人。
雖然中國對美國的投資規模還相對較小,但增長迅猛。截至2010年底,中國在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達48.74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1.5%,當年投資13.08億美元(見表2),涉及工業、科技、服裝、農業、餐飲、食品加工、旅游、運輸和承包等領域。中遠、中石油、聯想、海爾等40多個在美投資經營的企業為美國創造了3.2萬個就業機會。此外,2010年,中國公司在美國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8.4億美元,新簽合同額為10.0億美元;完成勞務合作營業額884.0萬美元,新簽合同額2679.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