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牛人”崔潤全發明的智能型削面機器人“崔師傅”,經媒體報道后一夜躥紅。據崔潤全透露,該削面機器人將于本月底投產上市。
崔潤全是陽原縣東關村人,1976年生,初中文化。削面館是租來的,幾件小發明是其全部家當。讓他想不到的是,他發明的這臺智能型削面機器人不僅獲得了國家專利,在國內也是首創。
據崔潤全介紹,這臺機器人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根據汽車雨刷器原理,機械模擬人工削面過程。二是它的削刀有兩個凹槽,相當于連接在一起的兩個刀片,可以來回連續削面,能夠適應軟硬度不同的面;三是削刀的設計融入了削面師父的最佳姿勢和手法,既可以很好模擬削面動作,又保證了削面質量,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崔潤全說,相對于之前的第三代來講,第四代有更多的優點:一是造型更加美觀漂亮,用材更講究,線條也更優美;二是結構更簡單、緊湊和合理,如只有四個開關,兩個鍵管啟動和停止,另兩個鍵管上下面時調整面與機器人之間的距離,操作特別簡便;三是設計更顯人性化。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動作、姿態和面部表情,將人的行為元素考慮進去。同時,通過優化升級,完善自動功能,增加智能程序,使其更具人性化。此外,給他設計了一個卡通外形,既玲玲有趣,又實際可用。而且,還注冊了個自己的商標,叫“崔師傅”。
“削面是重體力活,削面師傅又離不開鍋頭,整日熱氣騰騰,有時汗滴如雨,難免汗珠滴在面上,流進鍋里,造成不衛生。而削面機器人完全能夠避免這些,況且,削出的面由于模擬了真人削面,因此削出的面條細長均勻、中厚邊薄、有棱有角,色澤好、口感爽滑有咬勁,實用性大大優于市面上銷售的削面機”。
春節過后,崔潤全已將老家河北陽原削面館交給親戚打理。現在,這個削面館更加火爆。初八,他只身來到北京的一家合作廠家,做起了股東,同時為批量生產做最后的準備。崔潤全說,2月底,就能批量生產上市,“我的心愿就是讓全國百姓都能吃上這種省時快捷的機器人做的削面了”。
據悉,反映催潤全發明經歷的紀錄片也已由中央電視臺拍攝完成。據該片導演王世鳳介紹,該片正在后期制作,將于本月在央視第十頻道《講述》欄目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