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獲悉,由該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焦爐氣甲烷化工業示范裝置——5萬標立方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工業裝置,將于今年底在山西國新樓俊能源公司建成投產。該項目不僅能徹底實現焦爐煤氣“零”排放,年減排二氧化碳33.8萬噸,投資額僅為傳統煤制天然氣的30%至40%。 焦爐氣是煉焦用煤在煉焦爐中經過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炭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產生的一種有毒、可燃性氣體,是煉焦工業的副產品。此前研究認為,焦爐氣循環利用方法較多,包括直接燃燒、發電、制尿素、制甲醇、制天然氣、煉鋼等。但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經濟效益最佳,一般3年至4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如一個年產100萬噸的焦化裝置附產的焦爐氣甲烷后制合成天然氣,可年產1億標準立方米壓縮天然氣。 作為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研發的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專利技術,于今年1月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目前,已與山西2家企業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并完成了20多家企業的項目可研報告。新技術的特點包括:催化劑同時具備完成甲烷化、脫氧和多碳烴轉化三個功能;多級串聯、氣體循環、蒸汽回收等甲烷化工藝流程,合理移走甲烷化反應熱,實現科學利用;實現焦爐氣凈化、甲烷化及變壓吸附氣體分離成套技術集成創新,在制合成天然氣同時還可得到99.99%的純氫。 今年3月15日,該院與山西國新樓俊能源簽訂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SNG)項目合作協議,將于今年底建成投產的這套占地面積6.8萬平米的國內首個焦爐氣甲烷化工業示范裝置,將以該企業焦化廠煉焦所產生的焦爐氣作為原料氣制合成天然氣,裝置規模為5萬標立方,預計年產合成天然氣2億立方米,項目年減排二氧化碳33.8萬噸、二氧化硫1210噸、粉塵總量16噸。據該企業測算,該項目投資僅為煤制天然氣的30%至40%,僅3年就可收回成本。 我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焦炭生產、消費和出口國,焦炭總產能達3.6億噸以上,占全球總產量的60%以上。全國有各類焦化企業2000多家,其中三分之二在獨立焦化企業,每年副產焦爐氣891億立方米,除回爐加熱自用、民用和生產合成氨或甲醇外,每年放散的焦爐氣約200億立方米,其熱值超過“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的天然氣總熱值,若實現其全部回收利用,可得到70億至80億立方米壓縮天然氣,相當于520萬至590萬噸汽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