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青機歡快地滾動,揉捻機輕快地旋轉,一片片茶青經過殺青、揉捻等流程后,散發出陣陣香氣,沁人心扉……3月30日9點左右,筆者來到江西遂川縣湯湖鎮油湖畬族村村民蘭為青家時,他正開始一天的制茶工作。
蘭為青欣喜地說:“以前村里導線只有筷子粗,夜晚燈火都是黃顏色,全村百余戶制茶都用炭火用手炒。如今電力充足,制茶省時省力,品質也上了檔次。”
湯湖鎮是產茶大鎮,全鄉有茶園近6萬畝。據該鎮負責人介紹,因電力供應跟不上,在去年以前,全鄉3000余戶茶農基本用炭火炒茶。茶葉產量低下,品質難以保障,許多茶農只好低價賤賣茶青。
為扶持茶產業發展,去年5月份,遂川縣供電公司投資460余萬元,改造了改造了湯湖鎮12村電網,新建低壓線路86.4千米,將導線全部更換為95平方毫米截面的絕緣導線,新増、增容改造23臺配電變壓器,總容量2480千伏安。
在改造村低壓電網的同時,遂川縣供電公司還積極服務茶葉基地建設,投資300余萬元將電力線路加到了茶園,使該鎮80余處茶山(園)實現了電力澆灌及電力殺蟲。與此同時,該公司積極改進服務方式,采取上門報裝、減免部分報裝費用等服務方式幫扶茶農發展茶產業。截至今年3月29日,該公司為2600余戶茶農更換了780余千米進戶動力線,減免安裝費用48萬余元。
電網改造后,供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地方政府因勢利導,采取購制茶機械送補貼方式鼓勵村民擴大茶葉生產。 “買一臺4000元的茶葉機械,政府還補貼1200元。”湯湖鎮油湖畬族村茶葉加工大戶蘭德定說:“以前在制茶旺季用手工做,每天都要熬到凌晨兩三點鐘,累得夠嗆,還賣不上好價錢。如今,他購買了殺青、烘干等6臺茶葉機械,年制茶2500多公斤,年收入5萬多元。”
湯湖鎮茶產業辦負責人介紹,目前湯湖鎮的殺青機、揉捻機等茶葉加工機械達7500多臺,每戶茶農擁有2臺以上茶葉加工機械,有效避免了以往“好葉難制好茶”的尷尬局面。如今,機械制茶在當地漸成氣候,茶葉機械正引領廣大茶農奔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