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車市場,搭配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大行其道,完全蓋過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風頭。世界各地的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廠商也只能通過縮減排量來規避法規要求。排量縮小了,動力不就也減少了嗎?所以它們就想到一個加強動力的辦法,那就是渦輪增壓。
實際上,渦輪增壓只是其中一種加強動力的方式,世界上還用另外一種增壓方式,那就是機械增壓。是不是覺得很陌生,的確,它真的比較少見,為何廠商都不喜歡用它呢?
機械增壓究竟是什么東西?
原理很簡單,就相當于一個鼓風機,通過發動機帶動皮帶,帶動這個鼓風機,發動機吸進了經過壓縮的空氣之后,自然會噴更多的油,達到提供動力的效果。
一般來說,發動機一啟動,增壓器就已經是工作狀態,這樣自然就沒有渦輪增壓的渦輪遲滯現象,動力輸出的反應更迅速,也不會有渦輪增壓低扭不足的情況發生。
為什么這么少車廠愿意使用呢?
我們經常聽到車主這樣的經驗,開了空調之后,油耗就升高了,甚至導致動力下降的情況。實際上開空調之后,皮帶帶動空調壓縮機,需要消耗額外的功率,因此動力也會有所下降,油耗自然也會提高。
機械增壓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它同樣需要發動機帶動,雖然增壓器提高了發動機的動力,但是它額外的功率消耗抵消了一部分動力,當發動機轉速高的時候,效果就不明顯了,那還不如直接上大排量發動機。
另外,機械增壓一直處于增壓的狀態,很自然需要噴更多的油,這樣也對油耗不利。
還有,機械增壓器的生產工藝要求也很高,并不比渦輪增壓器簡單,而且體積更大,這也增加了生產的成本,車廠自然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現在的用戶對汽車噪音控制要求非常高,其中發動機就是噪音的來源之一,機械增壓的噪聲,如果你不是對車子性能感興趣的人,是無法忍受的。
國內市場配機械增壓的車型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豪華品牌才會使用,消費者對機械增壓的認知也比較少,即使車廠推出了這些車型,也沒什么人敢做白老鼠。
現在還有那些車型會使用機械增壓呢?
過去奔馳C200就使用了1.8L的機械增壓發動機,奇瑞瑞虎也曾推出過1.6L的機械增壓發動機,大眾也曾使用過1.4T的雙增壓發動機,但現在它們都不再使用了,都改為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
保時捷卡宴有一臺3.0T V6發動機,實際上是機械增壓發動機,奧迪也是同樣有同樣排量的機械增壓發動機,但奧迪已經打算把這臺發動機換了,將來可能會帶電子渦輪增壓器。
最后也只剩下捷豹還有一堆美系肌肉車跑車會繼續用這種增壓方式,它們使用大排量的機械增壓發動機,而且都是運動型車,自然不會在意這些問題。
全新的XC90還使用了全新的2.0T T6雙增壓發動機,動力非常強大,不輸給那些3.0L發動機,但它能否堅持下去,這也得打個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