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作為中科院潔凈能源戰略先導專項中的大規模儲能技術關鍵任務之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鈉離子電池關鍵技術攻關中試日前基本完成,正在進行1兆瓦時鈉離子儲能電站示范的建設。
在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孵化企業的電池測試間內,科研人員正在對鈉離子電池樣品做高溫循環實驗。目前廣泛應用的鋰離子電池,一般使用的最高溫度不能超過60度。科研人員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鈉離子電池,通過材料體系和電解液的優化,可以有效解決電池高溫循環的問題,拓寬電池使用溫度區間,并且提高使用壽命。
與此同時,科研團隊通過100多次安全性實驗,從近百種電解液中優化出兩種配方。
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同、制造工藝相似,而且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等特點。在高溫循環和安全性測試后,鈉離子電池中試已于近日基本完成。作為中科院潔凈能源戰略先導專項中的大規模儲能技術關鍵任務之一,科研團隊在去年實現百千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示范運行的基礎上,正在進行1兆瓦時鈉離子儲能電站示范的技術攻關。
依托中科院物理所的核心技術和江蘇溧陽的地緣優勢,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已經成立了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中科海鈉等多個下屬企業單位。以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為核心,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集聚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4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600億元。目前,江蘇中關村園區所有高端科研平臺及企業復工率達100%,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園區建設也已全部復工。
|